母婴零售门店商品品类结构表是顾客消费需求决策的体现,一般采用四级(或五级)商品分类。建立完善细致的商品品类结构表,商品管理就成功了一半。一般用ERP系统软件来进行收银的母婴门店,多建立了商品品类结构表,用来管理商品。大部分的门店由于不重视品类结构表的维护及完善,导致品类结构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。主要体现在分类混乱,没有细分,商品建档归类混乱,其他项里商品很多等。
要让商品品类结构表发挥作用,首先要建立完善细致的品类结构表。品类结构代表了顾客购买决策的分类,通俗的理解:一般大类代表顾客来店的目的,中类区分了商品的用途,小类区分了商品的种类,细分类区分了商品的规格,条码区分了价格及品牌。品牌是厂家对各自商品的价格定位。下面我用几张图片来例举品类结构分类。

部分玩具分类

部分用品分类

部分纸尿裤分类

部分奶粉分类
建立商品品类结构表后,需要在系统中把商品分门别类的输入,并进行商品建档。(不同的软件会有区别)商品信息必须专人维护,结构不能改动。(只有商品部经理有权限修改)
我们把每个月的销售数据整理成透视表,就能看出各品类的大、中、小、细分类的销量和各品类不同品牌的销量,销量大的增加不同价格带的条码,销量少的减少价格带的条码,直至保留一个条码或取消该细分类。奶粉、纸尿裤按品牌来进行淘汰。这样就保证了每个条码的有效性(被销售),优化了商品结构,降低了库存。像用品、辅食、玩具品类周转天数在70天以上的门店起码能降低20%的库存,奶粉、纸尿裤品类周转天数在50天以上的门店一般也能降20%以上库存。

辅食销售数据

奶粉销售数据

婴儿玩具销售数据

内衣床品销售数据

辅食品牌销售数据

奶粉品牌销售数据
只要分类细致,用透视表就能透析各门店、各大、中、小、细小分类、各品牌乃至条码的不同时间段的销量,为优化商品提供依据,也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。降低库存只是商品品类结构表的一个作用,还有引进新品、陈列归类、商品价格带分析、消费趋势分析等都是基于品类结构表而开展的。
以上方法适用于小规模及新开门店,3000万销售以上的门店建议采用周如祥老师创立的RX方程式来进行商品贡献度梳理会更加高效,后面我会写文章专门讲解。

RX方程式
篇幅有限,表述不完善,请大家谅解,有不同见解请评论区留言。
以上部分截图来自吴影泉老师提供的工具,感谢周老师、吴老师曾经的支持和帮助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angfen6.com/96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