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是春天,气温回升,我恢复早晨外出锻炼的爱好。今天早晨七点钟,我出去散步,走到桂西大道一餐馆前,看到餐馆前面的非机动车道上,停着一辆黑色小汽车的前面挡风玻璃上,被餐厨垃圾覆盖,很明显这是餐馆工作人员,对他乱停乱放汽车行为的报复。

我想,如果车主的心理素质脆弱,看到自己的爱车被垃圾遮挡的场面,精神一定会崩溃的。
如今,高速公路四通八达,每个乡镇和农村都修通了公路,甚至在很多的路村,公路直接修到了每个村民的家门口。交通基础设施的发达和人们收入的增加,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,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,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。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和乱停乱放等诸多问题。
对于我用过的交通工具我是深有体会。二十年前,也就是二000年的时候,那时候我刚结婚成家不久,处于成家立业的阶段。工资收入低,一个月工资才四五百块钱。由于工资低,我们都挺节约,女儿吃不起几百元一瓶的进口奶粉,只能每个月花50块钱,到居住附近的奶牛场去订购新鲜牛奶。老婆也下岗失业,为了一家人的生活,我只好利用空闲时间到乡下去摆地摊。

使用的交通工具,是一辆二六型永久牌轻便自行车。每次去乡下摆地摊时,老婆背着蛇皮袋的商品坐在自行车上,我载着她去乡下摆摊。
骑起自行车载着她行驶在泥土公路上,道路坑洼不平,巅颇得挺厉害,才买的新车,钢圈的钢丝抖断几根。因此像曹回和黄沙这些泥土公路的乡镇我去了一次就不去了,主要是去新民、澄溪沙坪和太平这些渝巫路沿线乡镇,因为这些乡镇是铺了沥青的省道。
在乡镇赶集回来,已是下午,如果是下坡路还觉得轻松,顺着坡滑下去就是了,可是有下坡就有上坡,走到上坡的路段时。那些有钱的人,下乡摆摊骑的是嘉陵七0型摩托车,载着老婆和货物,加大油门,一溜烟地上去了。

我和老婆只好下来行走,此时的我们两个已是又累又饿,望着急驰而去的摩托车,有气无力的我好羡慕地说:“等我有了钱,我也买一辆摩托车,载着你下乡摆摊。”
不得不感叹我国发展太快了,时间才过去二十年,以前不敢想象的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,我也成为有车家庭。
这也带来一些问题:噪音扰民、汽车尾气排放污染、交通事故频发、道路拥堵和乱停乱放等。作为市民,最反感的还是道路拥堵和乱停乱放。

有的人把车停在人行道上,影响市民的通过,人们对此非常反感。对那些乱停乱放的汽车实施报复,就像前面提到的向小汽车泼污物、泼油漆、划伤汽车等等事情。
现在收入增加了,成为有车一族,思想素质也要跟着提升才行,争做文明市民,我认为:一是少开车。在居家附近办事或上班,要少开汽车,要多骑电动车或自行车,能够步行地尽量步行,坚决做到不乱停乱放,方便市民出行。

二是不乱鸣笛。对于乱鸣笛扰民的问题,我是深有体会,我居住的楼下就是公路,在晚上夜深人静时,我睡得正香,有时被楼下传来汽车刺耳的鸣笛声惊醒,从此再无睡意,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难熬到天亮。通过居民区时,要想到人们正在休息,为了不打扰人们休息,要自觉做到不鸣笛。
三是遵守交通规则。按照交通规则要求,通过无红绿灯的斑马线时,要主动停下让行人通过。但是总有一些素质不高的驾驶员,忽视交通规则,通过无红绿灯的斑马线时,和行人抢行,影响到行人的安全。因此,作为一个驾驶员,我要自觉做到,礼让斑马线,主动让行人通过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angfen6.com/198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