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北街村,住着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“李文祥”。在村民们的眼中,他一辈子勤勤恳恳,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,常年都过着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的务农生活。

但是在2011年,这位老农的真实身份却被意外曝光了,让所有人不敢置信的是,他竟是一位隐藏在农村50余年的特等功臣。
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,突然出现一位特等功臣,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,大量的新闻媒体记者蜂拥而至,他们都想通过采访老农,还原当年曾经发生过的一切。

然而,让所有人想不通的是,特等功臣是一个无比光荣的身份,但是这位老农为何要隐瞒?而当年在他的身上,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?
被识破身份
这一切的一切,还要2011年1月4日开始说起!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,在当地民政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前往北街村下乡慰问退伍老兵。
当天,卢展工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李文祥老人家中。因为老人是目前整个北街村里依然健在的、年纪最大的退伍老兵了。

卢展工看望李文祥老人
上午9点钟左右,卢展工一行人来到了李文祥老人家中。之前接到过村里的通知,知道今天有人来探望,所以老人早早地就吃过了早饭,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等待着。
卢展工他们刚到门口,老人就站了起来,在看到工作人员手中拎着大米、面条、食用油时,老人开口道:“你们来看我,我就很高兴了,不要每次来都带东西,这些我家里都有!”
一名民政局的工作人员,轻轻地对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道:“卢书记,李老一直就是这个脾气,我们每次只要带点东西来,都会被他埋怨,说自己又在浪费国家的钱了。”
卢展工点了点头,此刻他的心里想了很多很多,眼前这位老人的话是多么纯朴啊,他真正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。

李文祥
进入老人的屋内,卢展工看着眼前的一切,感觉眼睛有一些湿润,因为老人的家中,所有的家具都显得破旧不堪,连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。
在桌子上坐好后,卢展工一行人开始和老人聊起了家常,在询问到老人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时,老人说道:“现在的生活,吃得饱穿的暖,我已经很满足了!”
聊天的时候,卢展工突然发现,在老人背后的墙上,挂着一幅画像,画上的军人威风凛凛,胸口佩戴着五、六枚军功章,其中有一枚是“特等功臣”勋章。

卢展工通过一幅画识破老农身份
这幅画上画的是谁?卢展工在心里想了一圈,和新中国的开国将军、元帅们都不太像。于是他开口问道:“李老,我想问一下,您身后挂着的那副画,上面画的是哪位将军啊?”
李文祥转身将画像取了下来,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,他笑笑说道:“这上面画的不是哪个将军,画的就是我。现在年纪大了,怀念以前的日子,就把它拿出来挂上了。”
说者无意、听者有心,卢展工的心里十分震惊,因为如果眼前这位老人说的是真的,那他岂不是一位特等功臣?
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,卢展工故意问道:“李老,画上的那些军功章,您还保留着吗?”
这些话听在李文祥的耳中,感觉卢展工似乎有些不太相信他说的话一样,于是就有些生气地说道:“你们等一下啊,我这就拿出来给你们看看!”

李文祥和卢展工
老人拄着拐杖,慢慢地走到了自己的卧室里面,在床头的一个破柜子里摸索了一会儿,拿出来一个破旧的木盒子,里面传出一阵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。
将盒子放到桌上,李文祥说道:“同志,你看,东西都在这里了!”
要知道,这些东西自从老人退役以后,就一直被他深深地锁在了柜子里面,已经将近有50余年了,除了自己的老伴,甚至连子女们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。
卢展工轻轻地打开了盒子,他仔细看了一下,心里面顿时大惊:天啊!这是?眼前的这位老爷子,他到底是什么人?
原来,在这个盒子里面,装着五六枚军功章,其中有一枚竟然是特等功臣勋章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沓厚厚的立功证书,上面“特等人民功臣”六个大字,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洗礼,但是看起来依然灿灿生辉!

卢展工在观看李文祥老人的荣誉证书
卢展工无比的激动,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声音颤抖着说道:“李老,我真是想不到,您竟然是一位特等功臣。”
李文祥老人摇了摇头说道:“什么功臣不功臣的,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,真正的功臣,其实是那些倒在了我前面的战友们啊!”
临走的时候,卢展工掏出了身上仅带的200元现金,死活拉着放在了老人的手中,让老两口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。
从此以后,卢展工只要有时间,只要是经过濮阳市或周边出差,就一定会带上慰问品,前去范县北街村看望李文祥老人。

卢展工搀扶着李文祥老人
那么,李文祥老人是如何获得特等功的?当年他又经历过什么?要想了解这一切的一切,我们还要从1925年5月说起!
荣立特等功
李文祥,生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北街村的一个贫困家庭,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。
1940年,抗日战争的战火烧到了河南地界,在日寇的铁蹄之下,河南大量的老百姓过上了水深火热、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,李文祥的母亲,也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染病去世了。
为了躲避战乱,父亲拉扯着刚满15岁的李文祥,逃到了安徽境内,靠着走街串巷,售卖当地的一些土特产谋生。
年少的李文祥,亲眼目睹了太多太多日寇的暴行,他的内心深处,也十分痛恨日寇。所以在不久之后,李文祥就报名参加了新四军,被分配到了新四军第4师11旅32团。

新兵训练
刚刚加入部队后,李文祥因为年龄太小,再加上因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孱弱,部队只给他安排了通讯员的工作。
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,李文祥所在的部队,被改编为了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。他也从一名新四军战士,转变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。
1949年冬天,李文祥参加了淮海战役,他所在的连队,收到上级命令,前往当地一个叫“鲁楼”的地方阻击敌人。

鲁楼阻击战
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,李文祥所在的6连坚决不退。直到阵地上,只剩下了李文祥和指导员蔡同田两个人。
最后,大部队顺利剿灭了国民党杜聿明残部,赶到了鲁楼接应,李文祥才能死里逃生活了下来。
鲁楼阻击战的胜利,给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战后,解放军淮海战役总指挥部决定:
李文祥记特等功一次,授予他一枚特等功臣荣誉勋章!

李文祥老人的相关荣誉勋章
在此之后,李文祥又参加了渡江战役、上海战役、平潭岛等战役,先后荣立二等功、一等功各一次,荣获“战斗英雄”荣誉称号。
特等功臣安享晚年
1955年,李文祥响应国家号召,带着妻子从部队转业支农。从此以后,他把自己所有的荣誉勋章和立功证书,全部都锁在了柜子里面,甚至连他的子女们,都不知道这件事情。

李文祥老人的荣誉证件和立功勋章
而在村民们的眼中,李文祥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,而且他从来没有提过自己当年经历过的事情。
直到2011年1月4日,李文祥特等功臣的身份曝光以后,政府立即紧急安排,给老人落实了相关的待遇和优抚工作。
至此以后,老人开始享受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、紧急医疗救助、领取在乡复员军人定期抚恤金等待遇。
除此之外,对于常年照顾李文祥老人的子女们,政府在生活和护理上,都给予了他们很多必要的帮助。

政府领导去看望李文祥老人
记者曾经去采访过李文祥老人,但是却据老人的子女们称:“父亲特等功臣的身份公开以后,他总是埋怨自己,自己那天,千不该万不该把那些东西拿给卢书记看的,自己给国家添了太多麻烦了!”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angfen6.com/19349.html